背景及概述
與碳環芳香含能化合物相比,氮雜(芳)環化合物具有較高的密度等特性,吡啶衍生物就是一類潛在的含能前體,頻頻被選為原料/母核用于醫藥、化工產品的制備。氨基吡啶是重要精細化工中間體,在醫藥與農藥等領域廣泛應用。2-甲基-3-氨基-5-溴吡啶作為mGluR2拮抗劑; 用于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。
制備
2-甲基-3-氨基-5-溴吡啶的合成方法較多。以 2-氨基吡啶為原料,經氮氧化反應、硝化反應、氨基保護、還原反應、席曼反應、氨基脫保護反應制備 2-甲基-3-氨基-5-溴吡啶。該路線涉及氧化、硝化等危險反應,合成路線長,收率低。可以2-甲基-3-氯-5-溴吡啶為起始物料經與氨水發生氨解反應制備目標化合物;亦可2-甲基-3-硝基-5-溴吡啶經鐵粉還原制備[1]。其合成反應式如下圖:
圖1 2-甲基-3-氨基-5-溴吡啶的合成反應式
實驗操作:
方法一、
將還原鐵粉,乙酸及 水投入250mL 四口反應瓶中,加熱回流15min,冷卻至85℃,緩慢加入2-甲基-3-硝基-5-溴吡啶,反應放熱,加完后加熱回流1h,反應完全,冷卻至室溫,抽濾,濾渣水洗,合并濾液,向濾液中加入 保險粉,防止產物被氧化,在進行下一步反應之前,將溶液旋轉蒸發得類白色粉末2-甲基-3-氨基-5-溴吡啶。
方法二、
取2-甲基-3-氯-5-溴吡啶與氨水于500ml圓底燒瓶中,加入無水乙醇,60℃下攪拌反應24h ,反應液逐漸變為橙黃色.35℃左右對反應液減壓旋蒸處理,去除多余的氨水,加入無水乙醇低溫下冷卻析出氯化銨固體,抽濾后用無水乙醇洗滌 3次并收集濾液,40℃減壓旋蒸濾液除去無水乙醇,得2-甲基-3-氨基-5-溴吡啶鹽酸鹽,加入適量去離子水溶解后,加入氫氧化鈉固體,調節pH值至約為 11,取異丙醇萃取溶液 3 次,收集上層液體,40℃ 下減壓旋蒸上層液回收異丙醇,得到產品2-甲基-3-氨基-5-溴吡啶。
參考文獻
WO2014/28589 A2, 2014 ;